长江证券发布研报,对人形机器人行业做多元化的分析与展望,认为人形机器人有别于服务型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认知层和感知层,通过AI模型处理多种传感数据,能够像人一样识别环境、学习和动态交互。机器人&机器狗主要的传感器最重要的包含:力觉/力矩传感器、视觉传感、触觉传感和定位传感。
相比于2D光学,3D方案能更好地适应高质量识别需求,在机器人柔性装配、引导、仓储以及无人驾驶方面优势显著。据GGII预测,至2027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达到565.65亿元,其中2D视觉市场规模将达到407.15亿元,3D视觉市场规模将达到158.5亿元。目前机器人3D光学识别第三方解决方案供应商最重要的包含奥比中光和英特尔子公司RealSense。国内公共服务机器人3D视觉传感器市场奥比中光份额超过70%,合作的机器人企业超过100家,包括普渡、高仙、擎朗、云迹、斯坦德等行业头部玩家。
目前走特斯拉“纯视觉”感知方案的机器人很少,对于非定点检测类的应用场景,摄像头能够给出的置信度不足以保障交互安全。激光雷达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与光学方案相互补充。和3D光学视觉方案相比,激光雷达在感知距离和用户附加成本上有明显优势。根据GGII统计,2024年1-10月,速腾聚创、华为、禾赛科技位列全球份额前三。通过对比,认为机器人场景对激光雷达性能要求与辅助驾驶区别较小,国内激光雷达龙头有望保持领先优势。
人形机器人主要靠一系列传感器感知外界的接触、压力、温度等刺激,赋予机器人灵活运动和抓取物体的可能。触觉传感器将长期向着高密度、高灵敏度、响应快、功能集成、超高的性价比的方向慢慢的提升。目前触觉传感器的主要有MEMS(微机电系统)和电子皮肤两种主流技术路线。MEMS传感器体积小、功耗低、量产工艺成熟、成本低,可集成压力、温度、加速度等多种传感器至一颗芯片上,多种传感器集合在机器人硬质皮肤上。2022年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15.3亿美元,预计2029年增长至53.2亿美元。其中2029年全球机器人触觉传感系统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3亿美元,未来几年复合增长率为10.2%。预计2030年国内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0.5亿元,年复合增速为64.3%。
由于人形机器人对惯性导航传感器小型化、集成化、大批量生产的需求,硅基MEMS惯性传感器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光学IMU则用于低成本敏感度的高精度领域如航天、国防、海上导航等。2023年全球MEMS传感器行业规模99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速为8.85%,2024年初步估算规模达到106亿美元,其中MEMS惯性传感器占35%。MEMS惯导Honeywell、ADI生产的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销量领先,依照产品性能对比,国内供应商已达到与国际主流厂商相同技术水平。在无人机(飞行体)、车、船、机器人等下游终端的高速发展浪潮中,国产MEMS惯导供应商有望在海外份额转移下实现更快地增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卸任后的刘国梁,将何去何从?体育总局已经给出答案原创乒博好乒乓2025年04月25日 11:40黑龙江
来自萌娃的搞笑瞬间,一个小网兜就能让两人玩得很开心,网友:海绵宝宝,我们大家一起去抓水母吧
来自二胎家庭的反转,果然,人和人还是刚认识的时候好,网友:每一个二胎都躲不过姐姐的“教育”
爆料称iOS 19将加入外接屏幕模式,iPadOS 19聚焦生产力提升
小米米家台式洗碗机 6 套 S10 开售,国补价 1954.15 元起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